受传统翻耕思维的影响,大部分生产者在施用有机肥的时候习惯将有机肥施用在20-30cm的土层,认为这样利于作物根系的吸收,其实不然。将有机肥施用在深耕层后,土壤中氧气含量减少,使有机肥在厌氧的环境下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不仅不会促进作物生长,反而会招惹害虫、引起作物生病。
那么怎样施用有机肥才是正确的呢?
发酵腐熟的有机肥在施入土壤中依然需要土壤微生物继续分解充分有机化。
土壤在表层的微生物含量最多,随着土层的加深,微生物含量越来越少。因此,施用有机肥最好的方法就是表层撒施,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使其充分有机化,持续为土壤补充有机质。
那么就有人担心了,如果在土壤表层撒施有机肥,作物根系可以吸收到营养吗?
在自然界中,植物的落叶、落果以及动物尸体、粪便没有人为把它们翻入土壤中,但是土壤依然肥沃,植物生长良好且没有大规模病虫害发生。这是因为土壤表层的微生物含量丰富,氧气含量充足,植物及动物的残体容易被分解,产生对植物有用的氨基酸、有机酸以及营养元素等。下雨时,雨水会将分解产生的有益物质冲施至地下,而且植物吸收养分的根系多数分布在土壤表层,这样使用有机肥也适应了植物的生长习性。
因此,遵循自然规律使用有机肥才能使得有机肥真正成为农田的宝贝。